中国雨伞网 - 雨伞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国内伞市场 | 国际伞市场 | 伞业企业专题 | 招商引资 | 伞城资讯 | 网络营销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探寻指尖上的桂林传统工艺:逐渐消逝的靓丽油纸伞
6.biz | 商业搜索

探寻指尖上的桂林传统工艺:逐渐消逝的靓丽油纸伞

信息来源:eoouoo.com   时间: 2013-10-16  浏览次数:858

    相信看过《白蛇传》的读者们肯定记得,在西湖断桥上,许仙和白素贞因一把油纸伞相识,并以伞为媒,最终演绎了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结婚当日,很多新娘子会撑一把靓丽的红伞,那伞便是油纸伞。

    油纸伞,在传统文化的记述中可谓源远流长。据相关资料显示,伞最初由鲁班的妻子或妹妹受荷叶的启发而制成。到了宋代,随着天然防水桐油的使用,用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桐油的皮绵纸做伞面制成的油纸伞也悄然走过1000多年的历史,并在国内和亚洲许多国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在桂林,油纸伞的技艺曾经广泛流传。其中,又以永福县罗锦镇的油纸伞最为著名。10月10日,记者走进罗锦镇桂林市罗锦雨伞非遗传承人李六七家中,去探访这一在那里辉煌百年的传统工艺。

    曾经繁荣的罗锦制伞业

    穿过罗锦镇上繁忙的街道,10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李六七老人在镇圩上一家杂货店的家里。今年已经77岁的老人,彼时刚刚午睡醒来,正躺在门口的竹椅上,望着眼前的人来车往,偶尔打几个深深的哈欠;妻子则坐在旁边不时往他身上扫两眼,二老神态安详。

    “我的父亲李广明当时在镇上做雨伞质量最好,也是这里最响的招牌。”说起油纸伞,老人迅速从竹椅里直起腰来,自豪地说。老人的妻子则兴奋地跑进房里,捧出八九把油纸伞出来给记者看。

    “就剩这几把了,都是十几年前做的,还是孙子孙女一直说要每人给他们一把做纪念才留下的呢。”老人的妻子告诉记者。表面黛绿色的油纸伞像竹筒般大小,粗看起来似乎并无特别。轻轻地将伞打开,棕红色的伞面、伞面精美的鲜花图案,再配上依然崭新的竹制伞架,伞下瞬间便变得光鲜明亮起来。手工油纸伞精美古朴的韵味,便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油纸伞不仅精致美观,而且还能防雨又可防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曾被广泛使用。据相关史料记载,油纸伞至今已使用了1000多年,而且在国内和亚洲许多国家都得到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罗锦镇,据相关史料记载,从明末崇祯年间开始就有制伞作坊,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民国时期继续发展。至民国十年(1911年),罗锦圩上大力发展雨伞行业,当时已有大小作坊40多家。1946年到1948年间,罗锦镇上有70至80户人家做伞。据刘黎青1952年编写出版的《广西土特产销况》一书中记载:“罗锦镇出产的罗锦雨伞,品质和质量可为全省雨伞业之代表。罗锦解放前有制伞作坊80多家,参加工作者500余人,年产雨伞20余万把……罗锦雨伞的特点是:一是坚实耐用,二是精致美观,三是价钱公道。所以能行销全省,众口称赞,成为桂北名产之一……”

    在李六七老人十来岁的记忆里,他仍然记得,当时镇上几乎人人会做伞的繁荣景象。而他父亲制作的雨伞,也曾经远销到南洋一带。那些童年关于制伞的美好记忆,至今让他深深留恋,无法忘怀。

    72道工序,道道精细而严谨

    在桂林旅游的人常常会看到,在桂林的景区或漓江船头,许多轻盈的年轻女子总会打上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在镜头前拍照,留作旅游和青春的纪念。手执一把精美古朴的油纸伞,在清丽的桂林的山水间漫步,更显女子的多情妩媚。

    一把看似简单的油纸伞,实则饱含了制伞匠人们无数辛勤的劳动。李六七和妻子告诉记者,制作一把上好的油纸伞前后要经过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精细而严谨。其原料主要包括楠竹、墨竹、绵纸、桐油和丝线等,分伞头、伞骨、伞斗、伞柄等构件。

    山林里3年以上且向阳的楠竹是制作油纸伞的上好材料。匠人们从山上将楠竹砍伐回来,按照33、45、50公分等制伞的规格锯断,刮掉竹子表层的竹青后破成一根根细长带弯的伞骨,然后在伞骨中间用刀雕出一道两旁带孔的小槽。伞槽逐一雕好后,用伞头串起制成伞面上的伞架。之后,再用细长且两头穿好小孔的竹片一头穿在伞斗,一头一次置入伞骨的伞槽中,再用丝线将伞头与伞骨、伞骨和竹片、竹片与伞头之间的连接处等绞纱边进行串连、拉紧,一个用竹片制成的伞架便基本成型。经验丰富的匠人通常还会事先用白矾将竹子煮过,以防止竹子年久有虫子蛀。

    伞架成型后便贴伞纸。绵纸由于具有较好韧性通常会被选用。将折叠成双层的绵纸根据伞骨分布成3格的大小的裁好,平摊在木板上,用刷子在上面浸一道水后,每片绵纸边缘毫厘不差地贴在伞骨上,这样贴出的伞面光滑明亮,看不到任何纸纹。为了防止伞头附近和伞边上容易受损,匠人们还要在上面再贴一层纸。特别是伞边,还要在伞骨上事先绕三四丝线,这样制成的伞边既美观又牢固。

    伞纸贴好后,先放到屋外晾干,然后再均匀地刷上一层层桐油。桐油的熬制非常讲究,熬油人要时时守在一旁,待桐油能轻轻扯起丝线的粘度时才算最好。抹好油后,将伞放到屋外的太阳底下晒干,心灵手巧的匠人在上面绘上各种花鸟、器物等精美图案;之后,用削得光滑、拇指大小的墨竹穿起作为伞柄。最后,以伞骨为边,依次将伞面收褶,一把上好的油纸伞便可以使用了。

    油纸伞工艺逐渐消失,期待传承

    精美的油纸伞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方便,在传统文化中亦是寓意丰富。李六七和妻子告诉记者,平时我们看到女子出嫁,总会撑一把大红雨伞,懂行的人都知道要撑把油纸伞。由于“油纸”与“有子”读音相近,寓意新婚夫妻早生贵子。而老体的“傘”字,中间4个“人”字,又蕴含着婚后多子多福又饱含了古代读书人对“五子登科”的美好期许。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尼龙布伞逐渐占据了市场,传统的油纸伞早已无奈地让了位。

    “现在早已经不做伞了,懂做伞的人都老了,年轻人也不愿学。(做伞的)工具也捐给桂林博物馆了。”谈起如今的油纸伞,作为桂林市罗锦雨伞非遗传承人的李六七无奈地说。作为传承人,他目睹过油纸伞在当地的兴盛,更亲身经历它的衰落。

    李六七8岁上学读书,9岁辍学后便跟父亲学做伞,10岁时父亲病故,年幼的他继承了父业。到了1953年,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17岁的他和当时镇上的其他制伞人一起筹建了罗锦雨伞合作社,他担任主要负责人,并在第二年的5月1日获得当年的广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谈起当年获得的劳动模范荣誉,李六七老人心里颇为自豪。不过,随着他1955年参军入伍,到1960年退伍回乡,原先的罗锦雨伞合作社几经变迁,且在1958年搬迁至永福县城成立了“永福地方国营雨伞厂”,厂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到了1963年左右,罗锦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他们成立了罗锦雨伞厂,他成为厂里的职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因为油纸伞原料价格攀升导致销售惨淡,工厂解散,最后只好回家自谋职业。

    “到上世纪90年代,有位台湾姓钟的老板在桂林开了传统的纸裱雨伞厂,他找我一起合作,由我招呼一帮以前的工友负责制作伞架,前后又做了10多年。”李六七告诉记者。不过,随着李六七老人等一帮制伞人的老去,加上制伞成本增加,他们的合作中断了。至今,一家人再没有“捡起”做伞这门手艺。

    “从我们心里来讲,肯定希望有人传承,但是做出的伞价钱贵、没人买,又有谁愿意做呢?”对于油纸伞工艺的传承,老人更多的是无奈。他们坦言,前段时间台湾老板又来联系合作做伞,但他们力不从心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雨伞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