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伞网 - 雨伞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国内伞市场 | 国际伞市场 | 伞业企业专题 | 招商引资 | 伞城资讯 | 网络营销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伞市场 > 1978年,雨伞射出蓖麻毒素子弹杀死叛国者,毒素现成癌症治疗希望
K.biz | 商业搜索

1978年,雨伞射出蓖麻毒素子弹杀死叛国者,毒素现成癌症治疗希望

信息来源:eoouoo.com   时间: 2022-05-21  浏览次数:18

  1978年9月7日,乔治·马尔科夫一如往常一样走过泰晤士河的滑铁卢桥,他曾在美国资助的自由欧洲电台和西德的德国之声担任记者,现在则是BBC的世界广播电台主播,马尔科夫正是去BBC办公室的路上。

  

  很快马尔科夫走到了公交车站,他在这里等待公交车的到来,在这里到BBC的办公大楼只有3-4个街区,公交车十多分钟就到了,马尔科夫正在构思在今天的节目中如何对保加利亚的最新发布的政策进行抨击,他已经想好了切入点,甚至以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开展开他滔滔不绝的评论。

  

  突然他感到右大腿后部一阵刺痛,就像被虫子咬了一般,回头一看,一名带着带礼帽的男子从地上捡起一把伞,并且脱帽向他表示十分抱歉,马尔科夫对于这位彬彬有礼的绅士耸耸肩,表示不碍事。

  

  这位绅士从他身边侧身而过,回头还表示了一个歉意的眼神,然后匆匆走过路面,搭上了一辆出租车离开了。当马尔科夫到达办公室时,大腿后部已经起了个小疙瘩,并且越来越痛,他忍着疼痛做完一天的工作,他的声音依然铿锵有力,马尔科夫相信,保加利亚高层一定为此事恼怒万分。

  

  左侧黑色大门是旧址

  但当天晚上马尔科夫就发起了高烧,住进了巴勒姆的圣詹姆斯医院,主治医师伯纳德莱利博士考虑了许多可能导致他生病的一切可能,但他从未见过这种症状,据马尔科夫所述很像是中毒,但化验了血液后以及伤口的进行X光检查后却并未发生异样。

  

  4天后的9月11日,马尔科夫以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死去了!马尔科夫的身份非常敏感,他是保加利亚作家、编剧以及剧作家,同时他也对保加利亚政府跟随苏联的政策非常不满,是保加利亚国内著名的异见人士,1978年他叛逃到了英国。

  

  在BBC担任主播期间,其主持风格从犀利抨击到疯狂挖苦,最后歇斯底里的让大家见识到了一个叛国者的复杂的形态转变过程,以至于他的妻子都认为马尔科夫已经变得“尖酸刻薄”,给“真正给核心圈子里的人抹黑”。

  

  在此之前马尔科夫已经两次逃脱暗杀,那么这次究竟是不是暗杀呢?鉴于其身份的敏感以及对苏联和保加利亚政府的怀疑,使得英国政府调动了大量的资源对马尔科夫的死因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

  

  伦敦警察接手了这项调查,他们对马尔科夫的尸体进行了极其仔细额检查,Rufus Crompton博士是负责人,他注意到了马尔科夫尸体的右大腿后部那个只有一点红色的伤口,从该区域切下了一块标本,被送到了Porton Down的生物和化学武器实验室进行检查。

  

  David Gall博士在这块组织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颗粒,直径为1.7毫米,是一个铂铱合金球(90%的铂和10%的铱),还留有一个只有0.35毫米的对孔,经过化验得知,这个小球的腔体内仍然保留了微量的蓖麻毒素。

  

  专家们猜测,这个小球内装满了蓖麻毒素,然后在两个小孔外侧用含糖物质将其封闭,通过高压气体或者某种机构的推动下进入人体后,体内的温热以及湿润环境将其融化,蓖麻毒素慢慢释放,查到这里马尔科夫的主治医师伯纳德莱利博士也就释然了,因为蓖麻毒素没有特效药,也就是说即使博士知道马尔科夫中了蓖麻毒素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慢慢死去。

  

  克格勃叛逃者奥列格·卡卢金( Oleg Kalugin)声称克格勃协助了这次谋杀,而保加利亚的安全人员则是这次谋杀的执行者,凶器就是本文开头那把掉在地上的雨伞,它的伞尖结构已经被改造成可以将这颗铂铱合金的“药丸”送入人体。

  

  

  没有任何人被指控,因为没有人证物证,甚至凶器也被带走了,而唯一看到过暗杀者长相的马尔科夫已经死亡,而当时的伦敦大街上根本就没有监控摄像头,这名以抨击保加利亚执政党扬名的马尔科夫,现在只有多塞特郡的Whitchurch Canonicorum村的一个小教堂园中一块小墓地能证明他曾经存在过。

  

  蓖麻:常见的作物怎么就成了剧毒物?

  与大家猜测的一样,蓖麻毒素真的是蓖麻中提取的毒素,假如按致死剂量来定量的话,大概只要8颗蓖麻种子就能让一个成年人置于死地,不过一般情况下你如果只是吞下蓖麻种子,大部分时候由于蓖麻种子的外壳保护,胃液很难将其消化而不会中毒。

  

  而蓖麻这种植物曾经很常见,当年的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种蓖麻原因很简单,因为蓖麻浑身都是宝,蓖麻种子出油率高达42%-45%,并且能耐高温,作为高速润滑油使用非常合适,因此在上世纪70~80年代,全球曾掀起一股种植蓖麻的浪潮。

  

  蓖麻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目、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而在北方则是一年生植物,几个月即可成熟,时间短,还非常耐贫瘠,对环境要求很低,简直就是最佳油料作物。

  

  并且蓖麻油这个真是个好东西,蓖麻油中含有80~85%的蓖麻油酸,蓖麻油酸可以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滑油添加剂等,另外麻油可燃但不易燃,在500~600℃的高温下也不会燃烧或变质;在零下18℃的低温下也不易凝固,所以从一战时期起就是绝佳的润滑油。

  

  蓖麻的叶子可以养殖蓖麻蚕,茎秆的纤维含量比较高,也可以造纸,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我为祖国种蓖麻》这首歌,可能年纪大的朋友还有印象,但现在连蓖麻都不种了,想必应该是没有人知道这歌词了。

  

  蓖麻确实是个宝,但它全株有毒,每年都有误食中毒的人或者动物,因此民间散种已经很少了,但蓖麻并非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反它的用途反而成为全球抢手的物资。全球蓖麻种植面积约为1650万亩,但90%以上的蓖麻产量都来自印度、中国、巴西、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其他近10%来自印尼、巴基斯坦、法国、泰国、尼日利亚等国家。

  

  中国曾经是蓖麻主要出口国,国内每年需求量在40万吨左右,但现在国内的产量只能满足一半,从出口国变成进口国 ,与蓖麻的种植地分散以及加工企业比较少有关,而且均以小型企业居多,年产量万吨的企业仅有十多家。

  

  我国蓖麻主要种植地与年产量

  另一个问题则是我国蓖麻优良品种少,科研上不够重视,市面上80%都是常规品种,这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蓖麻并非用不上了,而是从普遍种植到没落经历了一个变迁,有它的历史原因在里面。

  蓖麻毒素:剧毒却也是良药

  蓖麻毒素也就是蓖麻毒蛋白,几乎对所有真核细胞都有杀伤作用,这个范围几乎囊括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蓖麻毒性蛋白结晶体有多种类型,D型号毒性最大,致死剂量只需0.2毫克,它直接作用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RNA,使其降解,阻碍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生物体死亡。

  

  蓖麻毒素可以通过口服、注射以及气体吸入等多种方式进入人体,中毒后呼吸急迫,咳嗽和高烧以及恶心呕吐等,之后全身大量出汗并发肺水肿,最终发生低血压和呼吸衰竭中死亡。

  

  关于蓖麻毒素暗杀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是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于2006年11月在伦敦中毒,被查出其被蓖麻毒素和铊双重中毒,在伦敦盖伊医院Guy"s Hospital)挣扎了20多天后去世,导致了一场相当严重的外交事件。

  

  蓖麻毒素没有特效治疗药,但在2006年1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表明蓖麻毒素的疫苗测试没有明显副作用,这表示对蓖麻毒性蛋白免疫的方法正在研制,不过对于蓖麻毒素,科学家看重的是它潜在的医疗用途。

  

  因为蓖麻毒素非常特殊,它被称之为免疫毒素,因为这类蛋白一方面可以和细胞膜上特定分子结合,一方面又能进入细胞中抑制蛋白质合成,因此具有用来辨识、侵入并杀死特定细胞(如癌细胞)的可能性。

  

  如果能定向依附于某类细胞上,那么精准治疗某种癌症,免去化疗和放疗之痛苦,另外也在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的方面也在研究,而且用这类毒素方式生产的免疫药物价格要比定向开发要便宜得多。

  

  不过到现在为止,蓖麻毒素开发的相关药物仍然需要更多的试验,希望这个毒药未来变成治病的良药,为人类医疗事业开启一个新窗口。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雨伞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