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朱张津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在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式应援,仿佛误入了演唱会——


而这其实是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第三届采摘节暨劳动成果展示周的现场,被师生们称作“劳动课的期末考”。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劳动比赛项目,除了整理书包、折雨伞、制作水果沙拉外,还有拔草、播种、耕地等“接地气”的项目。
现场的欢呼声、加油声也震耳欲聋。据了解,获得优胜的选手所在的班级,还可以获得学校香泡树的采摘权,难怪大家都如此激动——
一年级小朋友比的是整理书包。裁判员一声令下,几个娃就吭哧吭哧往书包里塞东西,不仅有书本,还有手帕、跳绳、水杯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一个长镜头还没拍完,就有娃向裁判举手示意完成。

最近阴雨连绵,雨伞是每位小朋友的必需品,但老师们留意到一个问题:好多雨伞被娃们随手搁在走廊上,东倒西歪,散落一地,影响校园环境不说,一不小心还会绊倒过往的师生。因此,二年级小朋友比的是折雨伞。
本以为简简单单的小技能,却难倒了不少娃,第一名的娃举手示意已经完成,还有好几个折了一半。“需要按照伞面上的纹路,一点点折,心急了就会扣不上。按照我的经验,长柄雨伞比短柄的容易折些。”一位小女生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分享经验。

最热闹的当属六年级的播种比赛,每班派出两位代表,比谁的菜种的又快又好。不少同学都是第一次种菜,速度比较慢。不过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个“老手”,一位小女孩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自己在家经常跟着爷爷一起种菜,“我在自家菜地里种过青菜、菠菜、莴笋,我觉得种菜很有趣,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菜还会觉得格外好吃,成就感满满。”

当天还进行了组装花架比赛,原以为男生的动手能力会强一些,没想到几个女生利索的就完成了花架的组装,连在一旁当裁判的物业工程部师傅都竖起大拇指。

杭十四中附校校长陆夏君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从这学期开始,劳动课程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小学部每周都会安排一节劳动课,但其实,学校的劳动教育从前几年就已经开始了,前年还获得了浙江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称号。
“在大多数人看来,劳动不外乎日常那些家务,但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如何引导呢?我们学校自编了劳动校本课程,同时还把劳动作为奖励来进行。比如这次的劳动成果展示周,表现好的同学可以获得香泡树的采摘权,与食堂的叔叔阿姨共同制作蜂蜜柚子酱,因此大家都想拔得头筹。”
在陆校长看来,热爱劳动除了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外,劳动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去年的劳动周,我们有一个修复课桌椅的比赛,一个平常比较内向的小男生获得了第一名。上台领奖时,我感觉他都激动得要哭了,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领奖。后来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孩子后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自信了,变得开朗了。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劳动教育的意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