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鼓轩 郭明峰 邢婕 杨颉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 杜莹 严玲 鲁舒婷
培训老年人在家自测血氧;做好基础病等重点人员的摸排,提前摸清底数;暖心敲开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家门主动送药……连日来,我市各区街道和社区主动服务、多措并举,积极帮助老人、有基础病的居民等脆弱人群,给他们更多关怀和帮助。
为独居、高龄老人送去“及时药”
“吴奶奶,您除了发烧还有没有别的症状?”12月26日,秦淮区月牙湖街道富康社区党委书记赵璐上门看望一位低保残疾老人。这位老人双目失明,平日里是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得知老人发烧、家里没有退烧药的情况,赵璐及时送去了6颗布洛芬,让老人和他的家人都感动不已,直言送来了“及时药”。
据了解,富康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91人,其中独居老人20人,80岁以上老人约160人。社区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问候、视频连线等形式开展疫情期间的关爱服务。赵璐说:“我们要求网格员每隔一到两天就要联系一次独居老人或者高龄老人,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
在鼓楼区,街道、社区连同辖区内的不少养老服务机构提前对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进行了摸排,由网格员和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在疫情期间进行“点对点”联系,及时为其纾困解难。
“你好,我和老伴、保姆都发烧了,家里没有退烧药,请问社区能帮帮忙吗?”日前,小市街道东井亭社区书记卢文清接到了居民陈师傅的求助电话。陈师傅年近九旬,子女生活在国外,夫妻两人近年来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得知情况后,卢文清在居民群中征集到了几片布洛芬,连同使用说明书一起送到了陈师傅家并嘱咐老人用药事项。
“不仅我们社工及时为老人送去帮助,和我们长期保持对接的润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一直给予老人无私的帮助。”卢文清说,就拿陈师傅一家来说,前几天他的老伴突发肠胃炎,就是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她送到医院救治的。“我们长期给予老人关心与帮助,和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老人信任我们,我们也希望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加强养老院防疫物资储备
“秦爷爷,今天身体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咱们今天接种加强针啊。”昨天上午,在浦口区汤泉养老服务中心,87岁的秦立勋正在房间内休息,工作人员前来进行日常检查,并为他接种疫苗加强针。
记者来到中心门口,只见大门紧闭,门口贴着“疫情期间,封闭管理,谢绝探视”的提示。汤泉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何成山告诉记者,中心实行闭环管理,于12月15日按照“14+9+5”模式开展轮班,每天他们都会对老人房间、公共空间等进行全方位消杀,天气好的时候会开窗户通风,地面和桌椅都会用含消毒剂的抹布擦拭,然后用75%的酒精喷洒。
“‘新十条’防疫政策落实后,我们积极推进老人疫苗接种,为他们筑牢安全屏障。”何成山介绍,12月以来,养老院为在院37名老人接种疫苗,其中34位老人已接种加强针,目前老人疫苗接种率为100%,加强针接种率达到91.9%。
不仅如此,中心还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在原有储备物资的基础上,中心向街道指挥部申请医用外科口罩2000只、酒精60瓶,向社区及社区防控组申请抗原检测试剂7盒、N95口罩600只、布洛芬缓释胶囊7盒等防疫物资。
作为南京市敬老院标准化示范点,汤泉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做好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制定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汤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定点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异常病例,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爱心专班”关爱有基础病人群
12月29日上午,江宁区汤山街道古泉社区医疗保障服务“爱心专班”工作人员来到辖区83岁老人孙奶奶家,为她测量血压、血糖、血氧等,送上了装有口罩、退烧药等防疫物资的爱心包。
孙奶奶患有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身体免疫力较低,平时都是独自居住,一直是社区重点关注对象。在老人家里,“爱心专班”工作人员叮嘱孙奶奶平时尽量在家不要外出,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可以立即联系“爱心专班”,这让老人连连称赞:“社区真贴心!”
据了解,连日来江宁区各村(社区)纷纷成立医疗保障服务“爱心专班”,通过“敲门行动”,对辖区重点人群特别是患有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病人群的相关情况进行上门摸底调查,为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分类分级服务奠定科学基础。
古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医疗保障服务“爱心专班”由社区工作人员、基层医生、志愿者、网格员、社区民警等组成,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用药咨询、在线问诊服务以及居民所需要的生活方面的帮助。“接下来,我们将对辖区内的特殊人群开展关爱探访工作,每周至少上门两次,每天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并持续加强居家健康管理、疫苗接种等重点工作的开展。”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