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为什么在音乐厅现场
能给听者带来强烈的
震撼感
温暖感
空间感
包围感
即使是最昂贵的高保真音响设备也无法替代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听音环境的小秘密
要解开其中的奥秘
这两个重要指标了解一下
混响时间和声场均匀性

混响时间
作为评价厅堂音质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标,它和一位物理学教授息息相关。
1895年,哈佛大学Fogg艺术博物馆落成,但演讲大厅由于回声太大、音质模糊不清而听不清讲课。这个任务落到了当时哈佛大学物理系的赛宾身上。赛宾运用其已掌握的基本物理知识以及天才的想象力进行探索,创造出了一个原先物理声学中没有的物理量,并在1900年发表了著名论文《混响》,正式提出了“混响时间”这一概念,他发现混响时间近似与房间体积成正比,与房间总吸声量成反比,——赛宾公式。五年后,他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混响时间的物理定义非常好理解,它表征了声源的衰减过程。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室内声压级将按线性规律衰减。衰减60 dB所经历的时间叫混响时间T60。

一个房间反射的越厉害,它的混响时间就越长,而房间的反射是由房间的物理尺寸以及它内部存在物体的吸声能力所决定的。
小问答
混响时间为多少最合适?
研究表明,不同使用场合对混响时间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音乐厅要让人听感好,混响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通常为 1.5 s左右,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混响时间就是1.45 s。
混响时间如何计算?
通过赛宾公式,即RT60 = 0.49 V / SA,其中V是房间体积,SA是总吸收,其中A是房间的平均吸收系数,S是表面积。即可得出房间的混响时间。由于人体也有吸声系数,因此,房间里是否有人,也会影响到混响时间的长短。
声场均匀性
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听音环境指标,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完美的听音环境中,无论听众位于房间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听到相同的声音,声音在整个房间均匀分布。
这个要求在实际设计中有着巨大的挑战,房间内的任何物品都会对声场的分布产生影响,需要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之所以能产生一流的音效,大厅两侧的小金人及顶部的吊灯和装饰板有着不小的功劳,它们可以非常好地把声音反射、散射出来。

又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墙面吊着的一排排犹如“小雨伞”的装饰物,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的装饰品,更是为了优化房间内的声场分布。

由此可见,出现在音乐厅内的每一件物品或许都有其声学意义。
家庭听音环境
设计小贴士
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不妨可以试着在自己家里设计个听音室:
在声音反射区如墙壁或者地面使用吸音垫或者泡棉
在墙壁上挂装反射物保证声场均匀
尽可能保证听音室墙壁和门窗的密闭性,以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聆听位置尽可能避开房间宽度或长度四分之一的地方

了解了这么多,
你有没有跃跃欲试
再去体验一次不同听音环境的感受?
愿音乐的美好永远陪伴大家。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市计测院